企业发行债券会计分录怎样编制?
企业在发行债券时,会计分录的编制涉及下面内容步骤:
1. 发行时的会计分录
对于折价或溢价发行的债券,会计分录如下:
– 借:银行存款
– 借:应付债券——折价(如为折价发行)
– :应付债券——面值
– :应付债券——溢价(如为溢价发行)
对于一次还本分期付息的债券,其会计分录为:
– 第一年年末:
– 借:财务费用
– 借:应付债券——溢价(如为溢价发行)
– :应付利息
– :应付债券——折价(如为折价发行)
– 第二年年末:分录与第一年年末相同。
2. 企业发行债券的会计分录处理
发行时的会计处理为:
– 借:银行存款
– :应付债券面值
– :应付债券利息调整
利息调整的摊销:利息调整应在债券存续期间内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,摊销的金额根据每期利息费用的计算确定,并计入相应的费用科目。
3. 发行债券的会计分录
发行债券时:
– 借:银行存款
– :应付债券——面值(债券面值)
– :应付债券——利息调整(差额)
期末计提利息时,每期计入“在建工程”、“制造费用”、“财务费用”等科目的利息费用=期初摊余成本×实际利率;每期确认的“应付利息”或“应付债券——应计利息”=债券面值×票面利率。
4. 发行公司债券的会计分录
发行债券取得资金时:
– 借:银行存款
– :应付债券——面值(债券面值)
– :应付债券——利息调整(差额,若存在)
说明:发行债券取得的资金构成了企业的非流动负债,需要在未来按约定的利率和期限还本付息。
怎么样?经过上面的分析步骤,企业可以准确、全面地记录债券发行、利息调整、计提利息等会计事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