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咏雪》翻译解析:怎样准确领会”白雪纷纷何所似”?
文言文《咏雪》翻译难点解析
初一上册《世说新语’里面的《咏雪》虽然篇幅短小,却暗藏不少翻译难点。”白雪纷纷何所似”这句话表面看似简单,实则蕴含了文言文特有的语法结构。这句话描绘了谢太傅在家中见雪景而发问的场景,直白地翻译可以是”这漫天飞扬的白雪像什么呢?”,但要真正领会其语法结构却需要深入分析。
“何所似”这一表达尤其值得玩味。这里的”何所”是文言文中常见的疑问结构,”似”作为动词表示”像”的意思。但难题来了:”所似”构成名词性结构后,这句话的谓语在哪里?这正是翻译《咏雪》时需要解决的核心难题。
“何所似”语法结构的深入剖析
要准确翻译《咏雪’里面的这句话,必须领会”何所”结构的独特性。根据楚永安《文言复式虚词》的解释,”何所”可以转换为”所…者何”的形式。因此,”何所似”就能转换为”所似者何”,这样整个句子结构就清晰了。
直译过来就是:”纷纷扬扬的白雪所相像的(物品)(是)什么?”在这个结构中,”所相像的物品”才是真正的主语,”纷纷扬扬的大雪”是定语,”何”是宾语。疑问句中代词”何”作宾语需要前置,翻译时要后置,并通常需要加判断词”是”。
领会了这一语法结构后,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教辅书上会翻译为”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?”。这种翻译虽然正确,但只是”知其然”,而我们更需要”知其因此然”。
《咏雪》翻译的艺术与准确性
文言文翻译讲究”信达雅”,在准确传达原意的基础上追求文雅。《咏雪》的翻译也不例外。”白雪纷纷何所似”的意译”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?”既保留了原文的诗意,又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性。
需要关注的是,翻译时要处理好”纷纷”这个形容词。”纷纷”描绘雪花飘落的凌乱样子,译为”纷纷扬扬”既准确又生动。而”白雪”与现代汉语相同,可直接保留,不需要过度翻译。
通过《咏雪》的翻译我们可以学到,文言文翻译不是简单的字对字转换,而是需要领会背后的语法结构和文化内涵。只有这样,才能既保持原文韵味,又让现代读者易于领会。